伍连德年谱
1879年——1960年
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南洋槟榔屿(今马来西亚一个州)华侨家庭。
1886年—1896年——入槟榔屿大英义学就读。
1896年——获女王奖学金赴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学院学习。
1899年6月——被授予文学士学位。
1902年4月——通过剑桥大学毕业考试。
1902年9月—12月——在利物浦热带病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03年——获文学硕士、医学士、外科学士学位。
1903年——通过剑桥医学博士学位答辩,1905年实授学位。
1903年9月——在吉隆坡医学研究所研究流行病。
1904年—1907年——在槟榔屿开设诊所,成为社会活动的组织者。
1907年——应直隶总督袁世凯邀聘回国供职,不久赴伦敦、柏林考察军事医学。
1908年10月——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帮办(副校长)。
1910年12月——受清政府委派为全权总医官,赴东北调查组织防疫。采取多种防治措施,使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很快被控制。
1911年4月——在奉天(今沈阳)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当选为大会主席。
1911年5月——摄政王载沣代表宣统皇帝在紫禁城召见伍连德,前一日授予北洋新军协参领(相当于少校军衔)。被俄国、法国授予荣誉奖。
1911年7月——率领中俄联合考察队赴满洲里和西伯利亚的博尔贾一带调查鼠疫状况,其结论形成《旱獭(蒙古旱獭)与鼠疫关系之调查》长篇论文,于同年8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医学大会上”宣读。
1911年12月——代表中国政府赴海牙出席国际鸦片会议。
1912年11月——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防疫机构宣告建立,他任总办兼总医官。
1913年6月——被聘为大总统侍从医官,前后十余年。
1913年7月——代表中国政府赴海牙出席国际禁毒会议。
1915年2月——与颜福庆等21人在上海集会,宣告中华医学会成立。创办《中华医学杂志》,出任总编辑。
1916年2月——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大会在上海召开,他被选为会长,并连任两届。
1916年12月——获香港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1918年1月27日——经过不懈努力,建成了北京中央医院,任该院院长四年。
1919 年——哈尔滨霍乱流行,伍连德领导下的东北三省防疫事务总处集中全力防治这场传染病。
1920年10月——东三省第二次肺鼠疫在东北北部和西伯利亚爆发。第二次肺鼠疫流行并未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时中国人的防疫水平已超过日本和俄国。
1921年9月——伍连德向洛克菲勒基金会力主的新型医学院校及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医院落成。
1922年——受奉天督军张作霖委托,在沈阳创建东北陆军医院,两年后落成,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医院。
1924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修学校卫生和公共卫生学,次年获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
1926年5月——《肺鼠疫论述》由日内瓦国际联盟出版发行。
1926年9月8日——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他为第一任校长,1938年,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
1927年3月——国际联盟卫生组织聘他为该组织中国委员,并授予“鼠疫专家”称号。
1927年——出席国际联盟第七次远东热带医学会议,当选为副主席。
1930年7月1日——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正式成立,伍连德任处长,兼任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
1932年7月——与王吉民合撰的《中国医史》出版,与《肺鼠疫论述》同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部著作。
1932年——与刘瑞恒博士募集资金,建成南京中央医院。
1936年5月——由伍连德等编著的《鼠疫概论》出版。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被迫偕家眷返回马来亚避难。
1937年9月——定居马来亚怡保市,开设私人诊所,以行医为业。
1947年——抗战胜利后,偕夫人重返中国访问。
1950年——将北京东堂子胡同住宅捐赠给中华医学会做办公地点。
1957年——向新加坡南洋大学捐赠“伍连德藏书”。
1959年2月——《鼠疫斗士:一名现代中国医生的自传》出版。
1960年1月21日——在槟城新居逝世,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