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金世柱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权威杂志《advanced science》 (q1,if=17.521) 发表题为“from phenomenon to essence: a newly involved lncrna kcnq1ot1 protective mechanism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in liver cirrhosis”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下调lncrna kcnq1ot1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同时调控mir-374-3p/fstl1抑制肝硬化的发展,为深入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的治疗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是指在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下,导致的肝脏弥漫性损害。若不及时干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癌变等严重后果。原位肝脏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因供体不足,免疫排斥等问题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积极探寻肝脏移植以外的有效治疗肝硬化的方法。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为肝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因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脏转分化效率低,安全性不足等困难,严重限制了干细胞移植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
金世柱教授团队发现,在小鼠肝硬化组织标本及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lncrna kcnq1ot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深入研究发现lncrna kcnq1ot1表达水平可以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部分逆转,同时受转录因子creb3l1正向转录调控,lncrna kcnq1ot1通过mir-374-3p/fstl1信号轴调控肝硬化及肝星状细胞的活化程度。在小鼠肝硬化模型中,敲低lncrna kcnq1ot1可缓解小鼠肝硬化严重程度。
既往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旁分泌、归巢等作用。而金世柱教授团队的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还可以通过调控肝星状细胞中lncrna kcnq1ot1转录后调控水平发挥肝脏保护机制。团队确定了bmscs-creb3l1-lncrna kcnq1ot1-mir-374-3p/fstl1信号轴,可能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